2022年6月27日
邵志尧博士成报专栏分享:SDG 11 可持续城乡(二)
香港最近提出「再工业化」的口号,笔者觉得喊这个口号的人并不很清晰香港的定位,香港从一百多年前开埠成为殖民地至今扮演的角色未有变过,是东西方之间的一道桥梁,东西方关系越不好,香港越有戏唱,从前内地省市驻港的公司为甚麽叫「窗口公司」,因为东西方需要香港这一个窗口,若果内地大门常开,双方都可自由出入,香港这个窗口还有价值吗?香港天生便是要吃这一口地缘政治这一碗饭。
港交所和港元是香港两大法宝,港交所(00388)2000年上市的时候,上市公司数目只有790间,总市值4.86万亿港元,日均成交额126.8亿元,经过22年的今天,上市公司数目增加至2,565间,总市值逹37.5万亿港元,日均成交额1,194亿元,香港成为世界三大交易所之一;港元做了一个缓冲区,使外国不能直接冲击人民币,内地项目有绝大部份足经过香港才投进去,很多配套服务在中间是香港可以收取费用。
喊再工业化的人愿意自己的子女从事工业吗?相信百分之九十九的父母都不会鼓励,因为在整条产业链上面,工业制造的利润最薄,研发和市场销售才是最丰厚,以苹果手机和Nike为例,手机生产商鸿海郭台铭先生千方百计希望想拥有自己的品牌,代工生意由人去做,他们高喊的再工业化或工业化4.0是研发多於制造,香港的教育和氛围,是很难让他们做研发空间,香港是一个很好的应用场景中心,让商品怎样从研发去面对市场,理想的示范中心,把内地的研发成果商品化,靠香港国际法律的保护去知识产权,这个才是香港的出路。内地每个城市终极的愿望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,要香港走回头路做工业真的令人摸不着头脑。
(原文刊载于《成报》专栏:周一名嘴工作室)